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

通识学院创新英语课堂 解码"毛遂自荐"中的跨时空求职智慧

更新时间:2025-03-11 17:07    浏览:    来源:通识学院     【字体:    

       2025310下午2:30李孝洁教师在XJ302以战国典故"Mao Sui Volunteering His Services"(毛遂自荐)为教学蓝本,通过双语深度研读,带领学生挖掘历史叙事中的现代求职方法论。

图片1.png


模块一:文言文本的职场语义重构

课堂聚焦《史记》经典场景的双语解析:

时机把握:通过"Three years""until today"的时态对比,解读毛遂"蛰伏期""机遇窗口"的辩证关系,引导学生建立职业发展的长期主义思维。

价值证明:将"锥处囊中"的隐喻转化为现代求职话术,学生分组改写"An awl in a cloth bag will pierce through"为英文个人陈述,如"Like a hidden blade honed through three yearspreparation, my data analytics skills are ready to cut through complex business scenarios."

危机应对:分析毛遂"brandishing a sword"的说服策略,对应现代线上面试的"30秒电梯演讲"技巧,提炼出"压力情境下的非语言沟通金字塔"模型。

图片2.png


模块二:AI赋能的简历考古学

课程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工具,进行语义分析:

关键词矩阵:发现"volunteer(自荐)""strategic persuasion(战略说服)"等高频词与毛遂精神高度关联,印证古代智慧在现代招聘系统中的算法适配性。

成就量化:将"became a hero"转化为行为面试的STAR法则模板:"SituationHandan siege-Tasksecure military alliance-Actiondiplomatic negotiation-Resultsuccessful coalition"

图片4.png

该课程作为通识学院"文言文职场力"项目的标杆课例,已形成"典籍精读-技能迁移-数字呈现"的三阶教学模式。下阶段将围绕"面试策略""职场生态"两大维度,推出《三顾茅庐与结构化面试艺术》《天时地利人和:职场环境优化法则》等系列单元——前者通过解析刘备求贤的经典场景,提炼面试官心理洞察与候选人主动管理技巧;后者以兵法哲学解构现代办公场景,探究地理智能(Geo-Smart)办公布局与团队能量场的协同效应,持续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发展的创新对话体系。系列课程通过历史智慧与当代求职场景的跨界对话,助力学生掌握自我展示的国际表达。

 

 撰稿:郑艺铜

摄影:吴巧巧

编辑:郭高燕

审核:雷敏